大陸的少數文化保護

這陣子待在北京,於是決定融入北京青年的生活模式,開始積極參與北京的青年沙龍、工作坊、演講、社團組織等活動。

 

前兩天,應一位TECC(科技教育交流協會)的成員邀請,我到清華大學聆聽一場關於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演講,主講人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小軍老師。

 

當天參與者並不多,張老師戲謔稱從此現象即可見到文化保護有多麼的小眾和非主流。張小軍老師是人類學出身,是我從未深入了解的一門學門,因此在聽完演講後,有幾點感觸特別深,才特別決定寫篇文章把它紀錄下來。

 

張老師分析現今大陸政府透過圈地運動將許多許多民族文化遺產圈劃成觀光景區,透過不當的城市化、現代化、商業化、行政化,少數民族的文化資產被政府壟斷霸佔(我擅自用了這個詞彙,張老師很保守都不批評政府的lol),當地居民能獲得的利益相當之少,而在政府不當發展下,文化資產已經扭曲變形。舉例而言,出名的雲南麗江古鎮每年有八十億人民幣的經濟產值,但是其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外地人在當地經商而創造,路上你根本見不到幾名純正的納西族,雖為世界文化遺產,卻也被該組織發文警告不能再這樣破壞當地少數民族的真正文化。又舉例,大陸有些村寨被企業投資開發,企業將當地舞蹈組織成商業表演,而當地的小學被遷到村外以增加觀光景區,居民即使發起抗議也無力挽回現狀。

 

張老師提出文化是一種無形財富,當地人對其享有天賦的權利。外部機構、企業等是無權進入侵占的(老師又再次提到,他在這並沒有包括中國政府…)。

 

在追求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時,我們應該先問問發展的定義為何。發展不應該只是狹義的追求GDP、高收入、工業化、技術進步而已,張老師沒說廣義的發展應是甚麼,但我想廣義的發展應是幸福指數的提高。在將市場制度納入少數民族地區時,其實也將物質主義納入了。以不丹舉例,當地政府因為拒絕讓物質主義影響該地的宗教發展,故而嚴格限制國外旅客進入,也不讓遊客隨意致贈禮品、金錢或食物給當地僧侶。

 

現今大陸少數民族多對自我文化持否定態度,他們對自己的文化不抱認同感,進而對自己的文化產生誤讀,最後使得大陸發生文化沙漠化,少數民族文化逐漸流失。

 

我在演講末提出一個問題:「當地人有文化天賦擁有權,那他們有沒有義務保護、愛護他們自己的文化?假如我是少數民族,我可不可以討厭自己族群的文化,反而擁抱其他民族文化呢?」

 

接在我的問題之後,一位來自苗族的清華心理系學弟接著描述對他而言,苗族除了讓他可以在考試中加分外,他對自己的民族沒有任何感情,他也自認為是個漢族。對他來說,要求他去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就像是一種壓迫,不准他選擇接受主流的漢族文化。

 

張老師聽了學弟的批評後,回說這位學弟真是無藥可救了(當然老師有點開玩笑性質)。當下,我想到了一個畫面。那是我大二上社會組織時,班上曾經有位機械系的學生問到老師:「為什麼我們都只關心弱勢族群的利益?都不用思考其他人的利益嗎?」老師回答他說,因為你現在站在的是社會系的教室裡,你才會有這種感覺。當你離開這間教室,你看見的社會大多數人是不管弱勢族群的死活,所以社會學家才要站在弱勢族群的角度出發。

 

當你站在少數之中,少數頓時變成了看起來的多數,少數於是開始被質疑。

當我坐在社會系教室裡,捍衛我想像的弱勢正義看起來理所當然,但是外邊的世界明擺著不是這樣運作。我想這大概很類似當時張老師的感受吧。

 

後來,我覺得張老師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資源有限。現今社會無法供應全世界的人都選擇同一種生活方式,沒辦法讓每個人都有法拉利與豪宅,兒也不可能所有人都選擇同一種生活方式。當你放棄多元文化並存時,你等同扼殺了別人選擇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

 

那究竟我們該如何進行文化保護?是否讓市場制度進入?是否應當由政府控制?

由誰進行文化保護?是應當由當地人負起多數的責任?還是應當由外界的專家學者以及有志之士擔負?

由誰來界定何謂文化?是由當地人決定哪些才是珍貴文化資產?還是有客觀指標能區分那些是值得保存的文化?

 

後來有一位學妹提出了一個還不錯的看法,那也就是我們不應使用「文化保護」這個詞彙,保護其實隱含了一種上對下的姿態,不同的文化應是多元並重,我們應該是與當地人一同認識與理解當地文化,並且從中找到值得保存的部分。

 

在我聽完後,其實我想到的是台灣的農村與城市之對比。城鄉差距,或許沒有民族的問題,但卻也是一明顯的經濟及文化同樣有差距的例子。

 

我曾經組織過一次學生下鄉體驗活動,名稱是「你農我農-后里農村生活體驗營」。那次是我與兩岸三地同學一同籌畫,與后里農業保護協會、環境法律人合作,帶了十名大學生、研究生到台中后里住了十天。

對我來說,我覺得何謂珍貴的文化資產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去定義的。我們應當要做的,是用新的角度去看待「旅遊」與「發展」。

 

當時,我向團員解釋我並不是要在這個營隊中教大家什麼。我只是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生活在一個你從未生活過的環境之中,去理解你所想理解的一切。這個營隊是觀光、是體驗、是服務、是融入、是學習的一趟過程,它可能會以任何面貌發展成你想要的五天。

 

五天營期,上午我們跟著不同的農家工作,邊工作邊聽他們講解這個農業技術的各種狀況。下午我們隨意選擇要談些甚麼、做些甚麼。我們做過控窯、參觀修理農機的里長家、騎腳踏車繞行村里、看紀錄片、跟生態學會秘書長聊天、喝茶、睡午覺…。晚上,則是以每個人的心得分享下酒。

 

后里這個農村本來並不是觀光區,極少人會特別跑去后里進行長達五天的旅遊。但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旅行方式。它不用太多錢,但它能讓你真正理解這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場域。只有透過這樣的過程,你才能真正理解當地人將什麼視為珍貴的資產與他們視什麼為待改善的困境,而作為外人,你便能選擇提供解決他們困難的相應解決之道。

 

而且老實說,我覺得這樣還挺好玩的。

也許可以搞個社會企業發展發展,哈。

 

 

<Tips>提供大家幾條找到這類活動的資訊管道:

1.     豆瓣同城:豆瓣是一個很有趣的網站,很像北京版本的Chirpy校園行事曆,他把北京各種活動分門別類地列在網路上,你可以依據你興趣與空閒時找到很多 好活動。

2.     人人網:這是大陸版的Facebook,你可以先加一些文青同學為好友,然後在積極關注校內外組織的人人主頁(就像是粉絲專頁一樣),通常就能挖到很多很有水準的活動。

3.     北京大學未名BBS:這就是北京大學版的PTT,沒有註冊也可以看文章,其中首頁會顯示每天的演講場次與地點。蠻好用的,而且北大的演講可是出名的牛逼(厲害),來的人都很大咖,真是值得多多參與呀。

對「大陸的少數文化保護」的一則回應

  1. 小馬 說道:

    有關苗族學生發言的那一段,我聯想到這個星期在一堂課上聽到的老師自身的經歷。那位老師有一回到內蒙古,接受當地的接待,期間他向一位蒙古族的當地人稱讚蒙古的傳統服飾多麼好看,問他為何不穿,哪想到對方竟然回他:「憑什麼要你們漢人穿西裝,我們穿傳統服飾?」

發表留言